工匠风采丨航空"手艺人" 胡双钱

时间:2022-11-25浏览:5850

在这座让工匠精神焕发时代光芒的上海工匠学院里,有一支师资力量强大的特聘教授队伍,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发光发热的同时也致力为工匠学员传道授业解惑。


第二位登上本栏目的特聘教授,被称作“航空手艺人”。他就是“上海市质量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胡双钱。

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主要负责ARJ21-700飞机项目零件生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技术攻关及青年员工的培养。先后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梦想需要坚守

胡双钱从小就特别喜欢飞机,他经常跑到大场机场看飞机,直到飞机从头顶上呼啸而过。此时,他常常暗暗发誓:“一定要当一名航空技术工人,造出世界一流的飞机。”


从技校毕业后,胡双钱被分配到5703厂飞机维修车间,每天可以近距离地接触飞机,他别提有多兴奋了。刚到飞机维修小组,他每天的活多半是跑工具间,来回取送不同的工具。虽然这工作简单而枯燥,但胡双钱没有不乐意,而是认真地做好每件事。他认为,要掌握好技术,就得从学会准确分辨和了解工具开始。一段时间后,他对工具的用处了如指掌。

实习期满后,胡双钱来到了数控车间钳工组。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在此期间,他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首飞。这成为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事情之一。


然而,喜悦还没散去,运10由于多种原因最终下马。一时间,胡双钱很有些失落,没飞机产品干了,内心有说不出的难过,但却只能默默地放在心里。


10下马后,原本聚集了一大批航空人才的上海飞机制造厂渐渐冷清下来。说起这段经历,胡双钱有些哽咽。当时,因为没活可干,不少技术人员离开了工厂,到外企、私企就职,这支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队伍渐渐散了。当时,工厂门口停满了一些前来招聘技术员工的企业专车,胡双钱也收到了邀请,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他开出了3倍工资的高薪,但他拒绝了。在周围一些人的不解中,胡双钱留了下来,选择了坚守。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胡双钱相信,坚持是一种力量,是人生不断前行的动力。运10下马后,工厂只能承接一些民品。就是民品,也能练技术!那段时间,他做过电风扇、大客车座椅等民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胡双钱自豪地说,用造飞机的技术生产出的电风扇、绞肉机等民品,质量特别好,深受老百姓欢迎。


19854月,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和上海飞机制造厂签署了生产25MD82飞机的合同,又可以接触飞机了,胡双钱看到了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谈及那段艰难的岁月,胡双钱感慨道,只有不断坚持,不断进取,不断拼搏,不断超越,才能让我们的人生道路更加宽阔,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更加美丽、绚烂。


百分之百合格

35年,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从没出现过一个次品。这令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东方早报》等各大媒体见多识广的记者们深感震惊。


要做好一件事,不难;要做好一天的工作,也不难。但是,要在35年间,不出差错,做好每一件事,却是难上加难。对于这个令人震惊的纪录,胡双钱很淡定,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平淡的两个字:用心。

有的时候,人生的道理归纳起来其实真的很简单,很质朴,但是,要真正领会,并身体力行,却是很艰难,很可贵。


2008511日,中国商飞公司在黄浦江畔成立,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胡双钱意识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也到了。


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民机早日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他常常一周有六天都在数控机加车间里,打磨、钻孔、抛光......继续书写着无差错的记录。


在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有一次,在加工某定位圈时,由于零件的直径小,零件定位直口的孔径更小,而孔径深度尺寸又较长,孔径的公差要求高,通常加工完孔径的内圆尺寸后,内径无法进行打表测量,也没有专用量具。胡双钱反复琢磨,找出了一种测量内壁尺寸的方法:用块规加上标准的圆柱销进行辅助测量,通过一次次打表测量,直到符合图纸的加工要求。最终,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胡双钱不仅要按工作计划加工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厂里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在现场临时加工。


一人好不算好

如今,作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胡双钱主要负责ARJ21-700飞机项目的零件生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技术攻关,并承担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


在他眼里,自己一人好不算好,一个团队好才是真的好。创新创业来不得浮夸,回归“工匠精神”,用实干与可靠的技术、发明来扎扎实实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产业技术进步的瓶颈,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核心和根本保障。唯其如此,产业核心技术的获取、复杂产品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胡双钱思考着,如何才能培育“工匠精神”?首先,教育是根本。当今,在多年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人们关注理论,忽视实践,淡化工程。只有把团队中的所有成员有效地组织起来,把技术传授给年轻人,使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无穷力量。

这么多年来,胡双钱带出的徒弟很多。他说:企业文化需要传承,技术也同样需要传承。技术是自己的,更是企业的,企业造就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我们展示技能创造了机会。我会毫无保留地把我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希望他们早日成为车间的顶梁柱。


从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作为一位长者的师德,更看到了他作为一名钳工的艺德,受人敬佩与感激。胡双钱带徒弟,不是简单地手把手教怎么干活,而是点出关键点,让他们自己琢磨、领悟。他说,这样能让他们记住操作的关键点,快速掌握关键技术。在他的指导下,在上飞公司举行的两届技能大赛中,胡双钱所在班组的参赛选手每次都名列前茅。


回望走过的路,胡双钱感慨地说:勤奋刻苦为我赢得尊严,技艺精湛让我收获荣誉,我为自己是一名航空技术工人而感到自豪。


这就是胡双钱,一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大国工匠”。


来源:《大飞机》、央视网等


返回原图
/